逼退王石、惹怒董明珠、却不敌保安,深度起底宝能老总姚振华

文/路世明


(资料图片)

编辑/大风

勾心斗角、运筹帷幄、百亿资金对赌,虚假的商战往往太过华丽,而现实里的商战从来都很朴实。比如上市公司董事长翻墙偷拍同行专利、用开水浇死对方的发财树,再比如把对家的财神换成奥特曼、著名的裤裆藏公章......

荒诞的商战年年上演,今年的故事更加离谱。

近日一段视频在各大平台广泛传播,视频中,宝能系老总姚振华在调研自家工厂时被却保安拒之门外。在与保安对峙过程中,姚振华情绪逐渐失控,单手叉腰质问保安:“谁让你们这样做?你实话实说就行!”面对无声的回应,火冒三丈的姚振华又转身面对镜头怒吼:“我从来没见过,能够乱到这种程度。”

任谁也想不到,一个身价千亿、纵横商界数十年的资本大鳄,竟然会被自家两名月薪“三千”的保安叉出门外。对此有网友戏称到:“王石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拦不住的野蛮人,两个保安轻松搞定。”

事实上,这段看似让人啼笑皆非的视频背后,实则牵扯着一家市值280多亿企业的控制权。更进一步地讲,姚振华能否赢下这场“股权之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宝能系”的生与死。但在保安这道关卡,姚振华还是吃瘪了。

从一个卖油条的潮汕佬到房地产大佬,从房地产大佬到二级市场的野蛮人,再从野蛮人到今天“骂街泼妇”。姚振华虽然做过太多让人鄙夷的事情,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人生故事的确足够精彩。

油条小哥“变身”地产大亨

和李嘉诚、马化腾、黄光裕、刘銮雄这些大佬一样,姚振华也出生在信奉“宁可要饭也不愿打工”的潮汕地区。

1992年,以工业管理工程和食品工程双专业从当地“名校”华南理工大学毕业之后,姚振华顺利进入一家国企参加工作,但这个“铁饭碗”对于想出人头地的姚振华来说,根本谈不上“诱惑力”。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校刊,左2为姚振华

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这一年后来也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各地也都在鼓励高知分子下海经商。

在改革春风的引领下,本就“胸怀大志”的姚振华毅然结束了稳定的国企工作,只身前往深圳寻求创业机会。然而自毕业到1996年这四年期间,关于姚振华的经历却成了一道谜题。

有人表示其曾短暂的任职过一家名企,也有姚振华在市场炸油条、卖菜的说法。可以肯定的是,卖菜的说法并不牢靠,姚振华本人也曾公开否认过。

虽然没有卖过菜,但姚振华的发迹却离不开“菜”。

1996年,深圳人口增速迎来了飞涨。

没“卖过菜”的姚振华很快嗅到了商机,与弟弟姚建辉一起建立了“深圳市新保康蔬菜实业有限公司”。虽然打着“卖菜”的名头,但姚振华干的并不是卖菜的事。

准确地来说,姚振华是以“卖菜”之名,用四年来的所有积蓄和贷款拿下了一片地皮,然后盖起了一座大型连锁超市,为真正卖菜的商贩租售摊位。由此便可以理解,为什么姚振华会直言“我真的不是卖菜的。”因为本质上,姚振华做的是地产生意。

菜市场的生意虽然红火,也很赚钱,但终归是有上限的,况且姚振华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与其到时被迫转型,倒不如主动求变。很快,姚振华便将公司名字中的“蔬菜”二字去掉,改名为“新保康实业公司”,正式进入地产行业。

姚振华无疑是幸运的,九十年代正值全国房地产与深圳发展的黄金时期。

踏着时代的风口,姚振华凭借“菜市场”赚来的钱,以及抵押贷款等各路资金,又以“菜篮子工程用地”的名义,接连拿下几块地皮,盖起了一幢又一幢大楼,赚到了一个又一个小目标,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地产大亨。

左手干物流,右手搞金融

从1992年到2000年,仅仅八年的时间,姚振华便从一个油条小哥,摇身一变成为当地有名的亿万富翁。可即便在外人看来已经非常“成功”了,但姚振华的胃口依然没能得到满足。

千禧之年,在地产行业站稳脚跟的姚振华成立了“宝能投资集团”,把目光瞄向了其他行业。

2003年,通过先后数次入股的形式,姚振华最终以46.52%的股权,拿下了国内最早一批民营物流公司之一深业物流的控制权,并于三年之后,在深业物流未能上市的前提下,获得了深业物流的商誉、名称使用权和大量的土地。

首战告捷,拥有巨大“现金流”的姚振华及“宝能系”,威名渐显,接下来便开启了“滚雪球”模式。

2012年,经过数年的发展,姚振华“宝能系”的地产规模已经直逼“万科”、“恒大”等国内房地产企业,姚振华的野心也迅速膨胀。

千禧年后,随着国家支持保险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落地,整个保险行业驶入快车道已无悬念。看准机会的姚振华,又于2012年2月成立了前海人寿,自此挺进金融领域。

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是,前海人寿之于姚振华,更像是用来“搅乱”二级市场的一双“手套”。

众所周知,与一般企业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经营、资产和负债的形成具有特殊性,其现金流入先于现金流出。由于存在这种时间性差异,总会使得大量的现金暂时或较长时间存在于保险公司内部。

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让姚振华有了足够的“钱”,做更大的“生意”。

2015年对于中国房地产行业来说,无疑是留下壮丽篇章的一年。也是这一年,全球股市动荡不堪,股民一片哀嚎。

为稳住持续下跌的股市,国内紧急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市措施,其中,彼时的保监会放宽了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与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上限,这一政策的出台打开了险资入市的枷锁,各路险资纷纷入场低位扫货。

手握“前海人寿”的姚振华,也看上了一个“香饽饽”。

狙击万科,伸手格力

2015年7月,姚振华通过前海人寿,以80亿吃下了万科5%的股份。然而此次举牌并未引起万科的在意,时任万科集团董事长的王石甚至对此评论到:都是深圳企业,彼此知根知底。

令王石万万没想到的是,同一月内,姚振华又以“宝能系”下的另一家企业钜盛华,再次出资买下万科约5%的股权。至此,姚振华对于“万科”的控股已经到达了10%,直逼万科第一大股东“华润”。

感到“来者不善”的王石,将姚振华邀约到万通董事长冯仑的办公室,二人相谈长达四个小时。没人知道他们究竟说了什么,但可以确定的是,姚振华毫不避讳地向王石表达了宝能想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的目的,也表示达成目的之后,王石依然可以做万科的“话事人”。

左:王石 右:姚振华

然而,王石拒绝了姚振华。而这场不欢而散的谈话,也正式拉开了中国商业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金额规模最大、牵涉面最广的一场资本博弈战——“宝万之争”的序幕。

明确了姚振华的目的,王石先后两次找到大股东华润董事长傅育宁“汇报”形势,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傅育宁两次都拒绝了王石的求助,理由也很简单:没钱、地产不是主业、不介意其他人当大股东。

眼看王石求助无果,姚振华再次果断出手,三次举牌万科,成功拿下万科15.04%的股份,超过华润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无奈的王石在微博上写到:“股市过山车,‘野蛮人’强行入室。”

商战总是变化莫测,谁曾想短短几天之后,华润又突然在意起了万科,通过增持夺回了大股东之位。

但铁了心要“吃下”万科的姚振华并没有停止攻势,于15年12月连续两次举牌万科,持股比例来到23.52% ,远远超过华润。并且,在不断举牌中,姚振华还“拉”来了原本万科第四大股东的安邦保险助力,通过后者的举牌和增持,一举成为万科的实控人,拥有改组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权力。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姚振华拿下万科已成定局时,王石也开始了他的反击,一边通过停盘阻止姚振华继续“扫货”,另一边公开谴责姚振华的野蛮行径,并向证监会举报姚振华的资金来源不明......

在此后的两年内,王石与姚振华可以说是各显神通,不断拉进各路资金“帮场子”。

最终,这场“万宝之争”于2017年6月9日,以“恒大”将手中的股权转让给“深铁”而结束。姚振华放弃了“万科”第一大股东的身份,王石也交出了“万科”掌舵权。

表面上看,王石成功阻止了姚振华吃下万科,但事实上,姚振华才是真正的赢家。“万宝之争”结束后,姚振华通过脱手万科的股份,前前后后一共套现了589亿。

不止万科,2016年底,姚振华的手还伸向了格力。

通过大举增持格力股票,姚振华差点逼近5%的举牌线成为格力第三大股东,但董明珠比王石显然更加“强硬”,不仅修改了格力的章程,让姚振华难以成为第一大股东,并且公开怒斥姚振华为“破坏实业的罪人”。

在董明珠的极力反对下,2016年7月,姚振华最终因政策限制、股东反对和资金问题,放弃了对格力的“野蛮行径”。

无论还是“野蛮人”还是“实业罪人”,姚振华能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同时“狙击”万科和格力两大企业,足见其手段之多、精力之旺、财气之盛、野心之大。

极致杠杆,债务压顶

以小博大,不断上演“蛇吞象”,姚振华无疑是一个十足的赌徒。

无论是菜市场时期,还是进入地产行业、建立前海人寿,以及到万宝之争、伸手格力,姚振华的每一大步,都是建立在极高的资金杠杆之上。

以创业之初来说,姚振华便能以170万元撬动几亿元,到“万宝之争”,姚振华更是以60亿元自有资金撬动总资产超过6100亿元的万科。

监管部门曾发布过一份核查报告,报告显示,姚振华为了并购万科,筹集资金的方式十分大胆和激进,涉及银行、保险、证券、信托,资产抵押、股权质押等各种加杠杆方式几乎全用上了,资金组织方式十分复杂。

来源:金融监管研究院

然而,债务就像雪球,会越滚越大,恒大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2021年恒大暴雷,拉开了惨烈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系统性危机。姚振华的宝能集团房地产业务一泻千里,曾被爆出“姚老板被强制执行、宝能集团被查封261套房产”的大新闻。

除去房地产行业,新能源也姚振华的另一大“主业”。早在2017年,姚振华便斥资66.3亿收购观致汽车51%的股份,并前后斥资600亿,在全国各地兴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但如今,被姚振华寄予厚望的观致汽车,早已无人问津,几近停摆。

上半年,宝能集团总部传出汽车经销商与前员工堵门追讨工资及欠款的新闻。数据显示,到今年4月初,宝能汽车整体涉及欠薪人员5659人,欠薪总额约1.3亿元,社保欠缴约9180万,公积金欠缴约6272万。

而据凤凰网《风暴眼》根据总资产和净资产数据估算得出,2018年至2020年,宝能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7.85%、87.17%和89.53%。截止2020年底,其负债总额已经超过5000亿元。

宝能系债务压顶之后,姚振华也收起了往日的“野蛮”,变得极为“低调”。2021年10月,有网友在深圳一家肠粉店偶遇姚振华,干净的衬衫、锃亮的皮鞋、富态的体型,都与这个装修的简陋的肠粉店显的格格不入。

图:姚振华吃8元肠粉

没人会相信这个曾经叱咤二级市场、身价千亿的男人,竟然会在街头小巷中“享用”一碗8块钱的肠粉。

打鹰一生,被鹰啄眼

多重“打击”之下,宝能系风雨飘摇,姚振华却不得不继续推动已经无法控制的负债雪球,不断将手中的股权质押,来换得一息的生存。

在所有被质押股权的企业中,中炬高新无疑是特殊的一员。

对于不熟悉二级市场的读者来说,很少有人知道中炬高新是做什么企业,但如果说“厨邦酱油”,相信很多人还是知道的。没错,中炬高新就是酱油界的“老二”,厨邦酱油也是中炬高新的旗下产业,一只足够出名的消费股。

时间再次回到2015年,在与王石斗智斗勇的同时,姚振华还看中了颇具潜力的中炬高新,并抽出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前海人寿不断增持中炬高新,最终成为了第一大股东。

2018年,前海人寿将持有的中炬高新23.29%的股份转让给了中山润田投资有限公司,后者的实控人,还是姚振华。

到2021年后,已经深陷负债泥潭的姚振华,不得不将手头的中炬高新股份用于抵押贷款,来缓解地产和新能源汽车两大主业的资金压力。

可随着负债越来越多,姚振华却没钱赎回质押出去的中炬高新股份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手里的股份不断的被法拍,触发被动减持,一直从23.29%降到9.58%,成为了二股东,而原来的二股东火炬集团则“莫名其妙”的成为第一大股东。

来源:雪球

作为新任第一大股东,火炬集团自然想“合理”地拿回中炬高新的控制权,但火炬却发现,被姚振华控制这么多年,中炬高新的管理层基本都是宝能系的人。于是,火炬集团便联合其他小股东,于2023年7月6日,绕开中炬高新董事会,通过监事会相关成员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计划在7月24日审议罢免“宝能系”4名董事,同时选举4位新董事。

这种直接“不当对手存在”的行为,一下子惹恼了姚振华。7月12日,宝能集团官网上刊发了一则声明,举报火炬集团等国资股东涉嫌虚假诉讼、操纵证券市场,造成中炬高新公司及股东、广大投资者(约6.7万名)巨额经济损失约500亿元。

当天晚间,作为回应,火炬集团也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中山润田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但姚振华怎么会罢休?迅速发布通告,对包括虚假土地交易、虚假诉讼、火炬集团更换董事、20年后突然起诉等行为连续提出八个问题。并表示:已经携证据材料向证监部门、上交所等单位举报,并向中国公安部证券犯罪侦查局等部门刑事报案。

这一表态之后,中炬高新董事会迎来大震荡。公司总经理李翠旭、财务负责人张弼弘被去职,但新任命的3位宝能系背景高管却进不了公司办公楼,无法正常履新。

于是便有了文头那一幕:千亿身价姚振华,“受制”月薪三千俩保安。

这场“中炬高新控制权争夺战”的赢家究竟会是姚振华还是火炬,故事还在进行时,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只是令人不免感慨,打了一辈子鹰的姚振华,没想到却被鹰“趁虚而入”啄了眼睛。

而这,或许也是对资本残酷一面的最好诠释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